close

1‧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
  是一般人的境界, 看到什麼就是什麼, 並不知覺你所看到的事物其中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錯的或虛的。

2‧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
  是追求知識者的境界,懷疑批判, 就如胡適說的: 做學問須於無疑處存疑. 剝開事物的表象, 去探究其本質。

3‧見山又是山,見水又是水
  是悟道者的境界,經過懷疑、批判、辯證後, 透徹瞭解事物的本質。

(引用自:http://evanru.cocolog-nifty.com/blog/2007/07/post_e201.html)

--

不知不覺中,教書已經進入第六年了。
每一個學期初始,我總是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心態,
教師這份工作,是相當倚賴經驗的,
尤其是在心智上的磨練。

記得第一年代理時,什麼都不會的我不斷的在大小事中摸索、學習,
一路跌跌撞撞走來,學會的東西與經驗倒是最真實且印象深刻的。
現在看來,當時最可貴的,應該就是那份新手教師特有的熱情與責任心,
然而卻也是受傷最深的一年,心理素質的薄弱,以及對自己的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下,
讓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萌生退意。

第二年的代理,轉換了角色與身份,
讓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,
在面對學生的行為,能夠以更為包容的同理心去看待,
並且瞭解到師生關係並不是對立或有著階級之分,
同事之間的互相扶持,也讓我在遇到問題時,能有個抒發和請益的管道,
而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。

第三年,在教學技巧上開始學會加入一些變化,
把每一次的上台,都當成是教甄的試教練習。
這一年面對的學生,有精力充沛的體育班、有清純可愛的小國一、有愛玩不羈的國二生,
這也是我第一次跨出了七年級的範疇,學習如何與八年級的學生相處。

進入陽明以後,又經過了「後母班」的歷練,
在每一次的摩擦之中,又把我的心理磨練得更堅強了一點,
當然還是有很難過很無力很傷心的時刻,
也還是有想逃避的念頭,
不過跟第一年的情況相較,調適的速度與情況已經快很多了。
學會切割工作與生活,學會將事情看淡,學會不要和自己過不去,
看到資深老師在上課之餘依然有著自己的娛樂與 happy time XD
就像簾筑所說的,要對自己好一點,多愛自己一點才是真的。

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又是山,
若能達到第三個境界,
那麼必然是能在如此的教學環境中游刃有餘、來去自如吧!
目前的我還有待加強,也許帶過幾輪以後,對這樣的體悟會更深切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irbas 的頭像
    Anirbas

    Anirbas

    Anirb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